如何“备战”营改增
建议1——
做好会计核算
要有效控制成本,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增值税核算科目,对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价税分离核算
作为一项覆盖面大的减税政策,多数试点企业受惠于营改增。今年一季度,全国因营改增减税达到375亿元。但是,具体到每家企业,营改增在收入和成本上的影响是不同的。
“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上。”毕马威企业咨询(中国)公司间接税经理沈瑛华表示,必须设置相应的增值税核算科目,对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价税分离核算。
就收入而言,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,营改增前营业收入即为营业税税基。而增值税为价外税,营改增后的收入为不含增值税的收入。因此,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,要将增值税转嫁给客户才能维持收入水平不变。沈瑛华表示,试点企业要审阅相关合同,确保其凭借法律和商业上的谈判和议价权利来调整价格。
就成本而言,营业税税制下采购的服务成本为价税合计数。营改增后,需要进行价税分离,一部分确认为采购成本影响损益表,另一部分确认为进项税额进入资产负债表。营改增后试点企业的流转税税负,部分取决于能够获得多少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。因此,企业应当审阅即将签署合同购买商品和服务,对已经存在的跨期合同,应与供应商协商在未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,以抵扣进项税。
建议2——
调整业务模式
要使税负小化,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探讨,逐一对业务流程和收入进行梳理
营改增试点过程中,不少企业抓住税制改革、税率调整的机遇,调整业务模式。比如京东商城集团将配送服务、仓储服务和研发业务从贸易板块中分离,单独成立专业化公司,推进集团内部的专业化分工。中税网税务事务所主管合伙人王冬生表示,业务模式的调整除了优化架构,还有就是将以前全部由自己完成的业务对外分包或转包,优化业务流程。
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的做法属于后者。为适应税制变化,该企业逐步将物流辅助业务,转移到北京南苑联合机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核算,联航仅保留航空运输主体业务。将传统运输业与现代服务业分离,11%税率收入与6%税率收入在不同纳税主体间核算,机场管理公司真正承担起了场站服务的职能。
上面两家企业的做法已经表明,试点企业只有充分考虑营改增改革的影响,调整业务模式,才能使税负小化。“这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探讨,包括逐一对业务流程和收入进行梳理。”沈瑛华告诉《经济日报》记者,试点企业还要考虑如何完善供应商及客户信息管理,以及是否需要改变现有的客户管理、采购、合同签订及开票业务模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,远远超出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,需要法律部门、采购部门、销售部门、it部门、人事部门等各相关部门的深度参与和配合,更需要企业高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。
建议3——
加强税收管理
面对纳税流程的变化,企业要做好从登记、申报、发票管理、稽核分析和统计及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准备
营改增让企业须面临着纳税流程的转换。这也就意味着,从登记、申报、发票管理、稽核分析和统计及风险管理等方面,企业要做全新的准备。
目前,我国增值税发票管理主要依靠金税工程,而金税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过程中,从领购税控机到开具发票均须人工参与。比如,纳税人须持税控ic卡领购发票;开具发票时,人工设置输入信息并打印;纳税人对进项纸制发票扫描后,将扫描件送至税务机关认证等等。因此,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与营业税相比复杂得多。
“电子发票应用并不广泛,对账问题也是试点企业在改革中面临的重大实施性问题。”沈瑛华表示。比如,一些试点行业交易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,试点企业要确保员工具备专业知识来处理税务问题,确保发票的合规性。对此,沈瑛华建议,试点企业可以提供专业培训,并设定相关内部政策和程序明确岗位的分工和职责。
所以企业须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沟通,就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使用等具体问题寻求业务指导,也可编写企业内部使用的增值税操作指南等。